《中秋赏月记》是一篇民国时期的小学生作文,今天恰逢中秋,除了赏月还可以共赏美文。
常见媒体说:时代在进步...如何如何;不过,看罢这篇几十年前的作文,反倒觉得时间在前进,文化在倒退。
银河泻影,丹桂留香。此何时乎?盖秋时也。
晚膳后,入小园中,作散步之举。
即至,举头四顾,但见万家灯火,辉映天空,如星罗棋布。
余愕然曰:“今夕何夕,胡庆闹若是也?”
友曰:“此中秋之节也,汝不知乎?”
仰视天空,则云浮天半,隐现生光,红日藏于西山,倦鸟息于平林,将届夜矣。既而月上梢头,园林渐朗,俄顷团团从东山起矣,余等乃鼓掌欢呼,狂歌而迎之。斯时也,轻风阵阵,丹桂吐香,树影参横,山色光亮,成大观也!且碧天如海,一望无垠,点点疏星,亦争相朝贺,花随风舞,有似伏首而贺之者,余等乐而尤甚,登石山而望,则见处处灯火辉煌,家家笙歌响亮,冈陵起伏,楼阁横斜。余乃有感焉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丁慈矿点评:
——近读发现汪先生主张在文章适当地用一点四字句,理由是:一可以使文章有点中国味儿;二经过锤炼的四字句往往比自然状态的口语更为简洁,更能传神。
试观这篇《中秋赏月记》作文,四字句的运用恰到好处,读来音节铿锵,韵味悠长,这正是纯正汉语的味道,朗声而读,方能品味。
原评:
——笔气磅礴!
评论